Search

#孩子在生活中創造 #也創造出生活。

我知道大家最近真的都累了。經歷了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孩子在生活中創造 #也創造出生活。

我知道大家最近真的都累了。經歷了一個半月。

從三級警戒開始,大人們也許都經歷了和孩子共度最長的一段時間。一個月下來經歷了生活的重整,各種線上線下課程的處理,有很多很多的時間,我們得花時間陪孩子找樂子或是處理他們的情緒。許多家長苦不堪言,在工作與學校學習上兩頭燒,真的是格外辛苦的一段時間。

然而有一天我發現,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,我的快樂大過於我看著他們玩,卻在做著自己的事時。

這段時間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孩子的不一樣?我來記錄一下我們家孩子的各種創意😂

🎶第一週:
因為各種防疫產品到貨的紙箱,改造成娃娃的家,家裡有游泳池,頂樓有停機坪。

🎶第二週:
開始玩上學的遊戲,包含安親班接送以及期末頒獎,一應俱全。這可能是他們想念上學的方式。

🎶第三週:
停課再度延長,紙箱被賦予了新生命,變成了炭治郎的盒子,還有兄弟倆雙層床中間的連通纜車。

🎶第四週:
兄弟倆變成了餐飲業店家,畫好了實聯制的QR code,體溫計,酒精,收銀台,外帶盒都準備好了。然後美勞課端午節做的粽子,被孩子貼在床頭當吊飾,我們一起討論買夜光貼紙回來,晚上就變成星星了。

以往在學校上課時,兄弟倆放學就是吵架,現在兩人也變成了朝夕相處的『同學』,可能是沒得挑,一起玩的互動,以及聊天的頻率都變多。這一個月來,我當然還是很多時候被吵到頭痛煩悶,但可以這麼多的時間看到他們創造出各種玩法,對我來說那是很棒的時刻。

著名的精神分析師溫尼考特在他『遊戲與現實』這本書中引用了米爾納的一段話:

『每個人心裡最初都有個詩人,這個詩人在陌生中找到熟悉,為我們創造了外面的世界。但是大部分人可能早就遺忘這些創意十足的時刻; 或是把他們鎖在記憶的祕密角落….』

溫尼考特也提到:『….也只在有創造力的狀況之下,個人才能發現自我。』

孩子們在疫情之下被改變了很多生活方式,不能上學,無法和同學見面,減少了團體互動,但他們可以透過玩,來創造出他們可以擁有的快樂。現實生活有太多不能更動,但我們可以更動內心世界,透過玩,在遊戲的世界中感覺到快樂,感覺到能耐,也感覺到自我的存在,透過遊戲和創造,保護孩子們的不只是家這個物理空間,玩,創造出一個心理空間不被疫情侵入,也在這個心理空間中創造可以克服病毒的力量。

我們家常亂到不行,不知道要不要感謝我自己很難夠接受亂👀,得以放手讓孩子去瞎搞,然後看到他們的各種創意與笑鬧(當然中間一定會夾帶吵架),很多時候也必須加入他們的遊戲,例如披上被單拿著寶劍和他們pk,或是要擔任回答問題或是走在路隊裡的學生。雖然常常覺得無奈,但卻也清楚知道這些時刻其實是疫情所帶來的禮物,一起玩,真實地陪伴著彼此。

接下來病毒對我們的考驗仍有許多未知,如果有一天真的回復到相對正常的生活後,我們想到這宅在家這段時間,會想到哪些畫面?當父母的總是有一種特別的技能,忘記那些累的層面,記得有趣的畫面,就如同我們不容易回想起孩子剛出生時那些睡眠不足的感覺,卻記得那些抱在懷裡相視而笑的時刻。

我大概會一直記得孩子背著我買冷凍食品的保麗龍箱,偽裝成炭治郎的樣子。也會記得孩子用紙箱做成的房子充滿了日式溫泉旅館的風格,然後知道孩子也豐富了我們這段穴居生活的樂趣,和孩子一起玩,好像又多了點力氣去面對接下來的防疫生活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曾心怡臨床心理師。 演講合作邀約請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